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社会聚焦 |
2月6日,40多家中外媒体齐聚英国北部城市利物浦,争相报道了将于9日对外公开的《秦始皇和兵马俑》展览。这次展览由中国陕西省文物局与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
展品一共有125件(组),包括了大型兵马俑、陶器、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其中一级品就达到了24件(组)。
中英双方历时3年精心筹划、准备,再通过2周的时间布展,终于在2月5日晚将全部展品上陈就位。
利物浦国家博物馆展览部主任菲欧娜·菲莉珀特(Fiona Philpott)非常高兴地向记者们介绍:“本次展览已预售出了14万多张门票,创下该馆特展的预售票记录,并预计将吸引45万人前来观展。”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精湛工艺,也能一窥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乃至现代中国的国力。
外国元首也是兵马俑的迷弟迷妹
2018年的元旦刚过完,中国迎来了一位新朋友,法国总统马克龙。马克龙夫妇到中国的__uker就是迫不及待地去参观了兵马俑。
其实,马克龙的“前任们”也都极其喜欢兵马俑,比如密特朗、希拉克和萨科齐。
▲上图为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下图为法国前总统萨科齐
不止法国总统爱兵马俑,自1979年以来,已有200多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过中国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
▲1976年5月14日,新加坡前总统李光耀是首位参观兵马俑的外国领导人。参观结束后,李光耀题字留言:“这一伟大的历史文物,寓意着伟大的未来。”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参观兵马俑,她感慨地说道:“过去我听说过兵马俑,也看到照片,这次亲眼一看,真是惊人。”
▲1998年6月26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一家参观兵马俑。在参观结束时克林顿幽默地说:“真希望到这里来当馆长。”
▲2004年10月16日,在参观兵马俑的过程中,俄罗斯总统普京化身为“好奇宝宝”。普京问了很多非常专业的问题,“陶俑的鞋子为什么各不相同?”、“陶俑的身后怎么带着两个环?”、“鞍马怎么没有脚镫子?”、“秦朝的马为什么都不高?”、“铜车马的车轮子上突出的部位叫什么?”、“这个部位怎么没装兵器?”。
▲2010年7月1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参观秦兵马俑时,问题也是一个接一个,“秦始皇陵墓到底有多大?花了多长时间修造?陶俑是怎么被发现的?二号坑为什么看不见陶俑?”
▲2015年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参加兵马俑结束时,在留言簿上写道:“兵马俑是世界遗产,它是中国文明成就的见证者,对这一珍贵遗产的精心维护令我感到印象深刻。”
偶然的发现成为了国家名片
1974年3月29日,陕西省临潼县一位农民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发现了秦陶俑残片及铜镞、弩机……随后国家进行了考古发掘。这些用来殉葬的兵马形象的陶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陪葬品。这也就是享誉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
秦俑已经走遍五洲四海,使得“秦俑故乡”成为陕西在海外家喻户晓的别称。
兵马俑已成为了“外交使者”,几十年来一直作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在我对外交流的经历中,我发现很多外国人不知道陕西和西安在哪里;但你问他知不知道兵马俑,他们一定知道。”
兵马俑已多次来英,民众仍看不够
兵马俑不只赢得了国家元首的喜欢,外国民众也为之疯狂。这次是兵马俑第一次在利物浦展出↓↓↓,但其实之前已经多次登陆英国了。
秦兵马俑第一次在英国展出是在1985年,当时只有少量的兵马俑和文物在爱丁堡的城市艺术中心(City Art Centre)展出。
2007年,兵马俑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展出时,就吸引了85万观众前往参观。
在2013年的伯明翰灯光节(Birmingham Illuminate Festival)↑↑↑上,也曾出现过它们的身影。
甚至在英格兰西南部的多切斯特(Dorchester)还有一个专门陈列“兵马俑”的博物馆↑↑↑。虽然这里展出的兵马俑全是从西安临潼一个作坊订制来的仿品,但足以看出英国民众对它的喜欢。
华人学者:兵马俑来英展出,绝对不会赔
利物浦国家博物馆为了此次更好地展示兵马俑,还特意邀请到了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亚洲部负责人林政升博士(Dr. James Lin)作为策展人之一。
林政升↑↑↑毕业于牛津大学,一直从事中国艺术考古领域的研究。秦始皇兵马俑给人神秘感,所以人们都愿意亲眼去看看。“秦始皇兵马俑除了主要的墓之外,还有大大小小600多坑,目前挖掘出来只是一小部分。主要的墓葬区也不可能全部挖掘出来,就会让人们充满了幻想和神秘感,所以也常常会给人带来惊喜。因此就会吸引众多观众前来观展。兵马俑展是唯一不会赔钱的展览。‘只有15年’历史的大秦帝国统一了度量衡、文字和车马制度。秦代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这个展览也是不仅向英国观众解释秦始皇是如何制作兵马俑的,而且还包括他对中国的重要‘贡献’。”
尽管在十年前,大英博物馆也曾举办过兵马俑展,但这次贯穿了3个朝代,讲述了秦朝的前因后果,让英国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林政升说:“我们从秦始皇的祖先开始讲起,向公众解释秦代为什么会从一个边远地区发展成为一个大帝国。整个展览贯穿了春秋时期、秦代统一天下和汉代3个时期。秦代的历史很短暂但遗留的‘资产’很丰富,汉代继承后将其发扬光大,使其400年一直是太平盛世,丝绸之路就是其中一例。这些‘资产’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今,中国的很多丧葬习俗和文化都与汉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