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国际教育
  • 美国留学申请
  • 加拿大留学
  • 法国留学申请
  • 日本留学申请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申请条件
返回
英国留学现状与所取得的成就 对学生极具参考价值

近日,英国大学联盟(UUK)与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办公室(IU)联合发布了题为《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事实与数据》的报告,并通过一系列翔实丰富的数据,充分展示了英国留学的现状与所取得的成就。该报告对于计划留学英国的中国学生极具参考价值。

通过一系列翔实丰富的数据,近日发布的《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事实与数据》对英国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亮点一: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国际学生输入国,英国近年来国际学生数量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中国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参与全球流动国际学生的最新统计数据,选择赴英留学的国际学生占10.3%,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19.4%)的世界第二大国际学生输入国。其后的国家排名依次为澳大利亚(6.2%)、法国(5.7%)、德国(4.9%)、俄罗斯(3.4%)、日本(3.4%)、加拿大(3.4%)、中国(2.4%)、意大利(2.4%)。

同时,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6年公布的数据,2003年至2013年间英国高校接受国际学生的总人数从每年255233人上升至416693人,增幅达63.3%。虽然留英国际学生的整体规模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但远超澳大利亚(249868人)、法国(239344人)、德国(196619人)等其他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家。

虽然中国在同时期内接受国际学生的规模增幅高达165%,但2013年总人数仅为96409人。

此外,世界各国赴英留学人数的变化趋势值得特别关注。近十年来,欧盟国家赴英留学总人数仅有小幅增长。

虽然非欧盟国家学生赴英留学的总数增长了1/3,但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为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据统计,2014至2015学年在英国高校注册学习的中国留学生高达89540人,是位居第二名的印度留学生总数的5倍。

当年,在英国留学的每5名国际学生中,就有1名中国学生;每3名非欧盟国家留学生中,就有1名中国学生。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赴英留学生数量基本持平,赴英印度留学生在过去4年中更是减少了一半。

亮点二:留英国际学生满意度高,中国学生专业倾向明显英国不仅重视吸引国际学生,也十分重视他们在英国的留学体验。从2005年开始,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EFCE)每年都委托相关机构进行大学生满意度调查,以此督促英国高校不断改进其教学、学生服务等。

目前,在学习、生活与服务等指标方面,在英国际学生的满意度都位居第一,高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留学热门国家。

与其他国家相比,在英留学的年平均费为35045美元,低于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英语国家。95%的非欧盟国家留英本科生可以在4年或更短时间内毕业,而在美国仅有64%的国际学生可以在6年内获得本科学位。从就业角度看,绝大部分拥有英国大学本科或硕士学位的国际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找到工作,失业率分别为2.7%和2.1%,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总体水平的5.6%和4.5%。在学科专业方面,2014至2015学年最受国际学生追捧的5个专业依次为工商管理、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创意与艺术设计、法律。中国学生在商科专业所占比重最大,占据了该专业全部在英国际学生的4成。

其次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专业领域为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相关学科(STEM),约占所有该领域在英留学生的1/6。

在全部中国留学生中,选择商科的人数近半,选择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相关学科专业的人数比例略超1/4,随后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1]2下一页

申请条件 推荐阅读
去美国留学签证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什么
  美国是世界教育界的标杆,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国家办理签证都有哪些要求?今天克拉国际教育就带大家看一下去美国留学签证需要准...[详细]
在本科阶段怎么规划美国研究生留学
美国院校有较高的教学质量,整体质量在世界上都属于一流的水平。如果想要在美国读研是需要一些条件的。那就到克拉国际教育看看在...[详细]
2022美国高中留学申请条件 怎样申..
美国的高中教育是非常有特色的,去美国留学读高中可以一举多得,是不少国际学生的选择。接下来就由克拉国际教育的小编带来202...[详细]
留学美国专升本的条件和途径
选择了美国专升本之后,只要通过申请进入学校学习,就可以顺利的拿到本科学历。所以很多人对美国专升本很感兴趣。接下来克拉国际...[详细]
留学美国布朗大学录取条件有哪些
布朗大学是美国的私立大学之一,它在许多的领域都在进行创新的研究,所以在学术界的名气是很高的。那么就到克拉国际教育来看看,...[详细]

克拉国际教育
专注国际课程、国际竞赛、论文辅导发表

  • 克拉国际教育官方微信
    留学热线:17876999926
  • 粤ICP备202107287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